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背后藏有隐忧

【金色港湾资讯网为您推荐阅读】

地下700米江门中微子实验工程预计竣工; 在5250米的海拔高度,阿里独创的引力波探测实验将迎来第一道曙光; 600多公里高空,中法太空望远镜卫星即将发射并投入运行……

我国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在北京怀柔将发出第一束光;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和广东东莞先进阿秒激光装置计划开工建设; 覆盖全中国的空间环境基础综合监测王子坞二期工程即将竣工...

“今年,我们会听到很多好消息。不过,我还是很担心发展前景。”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一方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直言。

这么多的设备,如何系统地组织起来呢?

目前,我国已布局建设多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中30余项已建成投入运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系统布局,推进共性技术平台和先导验证平台建设。

“对于前沿基础研究来说,大型科学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与基础研究的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促进关系,有时是是与否的关系。如果是,你就可以做研究;如果不是,你就不能做研究。”不能做研究。”王一方说。

在他看来,繁荣的表象背后也隐藏着隐忧。 “近年来,大家对大型科学装置更加关注,但也存在一些不正确的预期。他们认为大型科学装置可以立即转移技术或者带来其他实用价值。”

他还发现,近年来国家批准的一些大型科学装置“严格来说不是大型科学装备,而是大型技术装备”。 “目前在建运营的大型科学装置项目很多都是‘十二五’期间立项的。‘十三五’至‘十四五’期间,重大科学装置国家批准的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注重技术,如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等,越来越不注重基础科学。”

王一方认为,大型科学装备是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设施,而大型技术装备是通过研究设备本身获得技术参数的设施。 “未来,我国需要在概念上区分大型科学装置和大型技术装置,并在布局上进行平衡。”

同样关注大型科学装备系统布局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炽。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背后藏有隐忧(图1)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现在地方政府和高校都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布局,这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系统布局和分类管理。” 王驰说道。

他认为,建议面向世界技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设施由国家主导,以提高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目标。 对于探索共性技术的设施,建议地方政府和企业主导。 目标是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发展新生产力。 此外,对不同类型设施的运行状况和产出也需要分类进行评估。

这么大的规模,如何建设并发挥好作用呢?

大型科学装置规模庞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今年的全国两会,很多代表和委员都在讨论如何利用大科学装备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制度化,充分利用大科学装备。

在王炽看来,我国在大科学设施建设和运行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为了更好地推进依托大科学设施的制度化基础研究,还需要消除一些制约因素。

“第一步是加强顶尖科学家队伍建设。” 王驰说,“以前我们主要是跟随和跟随,现在我们开始奔跑和引领。这需要顶尖科学家准确识别重大前沿科学方向,把握时代科技脉搏。”

王炽认为,顶尖科学家必须能够提出世界科技前沿问题,发现国家重大需求背后的科学问题,用好大型科学仪器。

此外,他表示,无论是大型科学设备的建设和运营,还是利用设备开展科学研究,都需要将建设、运营、科研团队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合作和开放共享。数据。

王驰告诉中国科学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设和联合测试任务,正在试运行。 预计今年5月份完成验收和全部工艺试验。 去年,子午计划二期工程标志性装置——稻城圆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建成,具备世界领先的观测能力。 为了“出早成果、多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在成都成立π中心,充分利用圆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开展科学研究。

“我们以π中心为平台,一方面组织科研团队围绕空间天气主业,开展太阳射电探测,研究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天气的影响;另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将与其他装置和科研机构合作,与科学家特别是与“中国天眼”等装置合作开展联合探测,加强空间天文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充分挖掘空间天文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成果。圆阵的创新潜力,充分发挥其功效。”王驰说。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背后藏有隐忧(图2)

周期这么长,如何稳定人心?

阿里原创引力波探测实验项目建设历时7年,如今即将看到第一缕曙光。 自2014年该项目方案提出以来,全国政协委员、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张新民一直不敢松一口气。

“该项目于2017年初开工建设,七年来,整个团队成员克服了高原、疫情等带来的诸多困难。”张新民说。

七年来,除了推动项目建设进度,最让他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留住年轻人”。 “大科学项目的特点就是周期长,而周期长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年轻人的发展。” 张新民说。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年轻人如何撰写、发表文章,如何让他们安心地留在项目上,都是张新民需要考虑的问题。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张新民都能听到很多“帽子满天飞,应该纠正”的话。 他知道,这件事情想要解决,并不容易。 他只希望那些暂时还难以摘下的“帽子”能够更多地向从事大科研项目、组织科研团队的年轻人倾斜,让他们留下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这七年里,他也经历过因疫情等因素导致项目延期的痛苦。 “大科学装置的管理机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完善,但仍然有规章制度,和工程项目不完全一样。大科学项目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很多任务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学习。”从。在探索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 张新民说。

他建议,在大科学项目中要充分发挥首席科学家和项目经理的作用,在资金管理等方面赋予他们更大的决策权。

如今阿里原创的引力波探测实验项目即将完成,张新民已经开始考虑下一步运作所需的资金。 “建成后,阿里原创引力波探测实验项目将成为全球唯一的北天高空原创引力波探测装置。我们有专门的经理部门全面管理,也有强大的科研团队。但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运营资金。第一年,运营资金不是大问题。第二年后的运营资金,我们得重新申请,到处筹集。”他说。

他希望有一天国家能够为大型科学设施拨出稳定的运行经费,让科学家真正能够专注于科学研究。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