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记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金色港湾资讯网为您推荐阅读】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履行保基本、保底线责任,采取更多惠民生、暖人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记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图1)

鼓楼区青城社区老人食堂,老人在享用午餐。记者 郑帅 摄

提供民生保障、提高幸福指数,是国家两会的重点,也是人民群众最期盼的。 在发展过程中稳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让福州更好惠及人民,这是福州市委、市政府的一贯初衷。

看! 一件件涉及民生的实事温暖而来。 荣成人民幸福生活日益改善,民生福祉日益改善。

从“养老”到“安享晚年”

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老人,每个人都会变老。 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牵动着全社会的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力度。 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色经济。

一年来,福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与福州市社会福利院视频连线重要讲话精神,推出“福州幸福老人”品牌,推动城乡老年人软硬件升级护理服务。 其中,老年食堂建设频频凸显,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快乐的“吃”。

15日中午,记者来到国家示范老年友好社区鼓楼区坪山社区的“老年食堂·学校”。 89岁的王奶奶正在和她的老姐妹们一起吃午饭。 她不仅是老年食堂的常客,也是社区各个地方的常客。 各种活动中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 “我一个人住,做饭很不方便,这里有好吃的饭菜,还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每天都很充实。” 王奶奶说道。

坪山社区党委书记陈明峰介绍,社区依托“老年食堂·学校”,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 在为老年人提供安全实惠的就餐体验的同时,还挖掘党建联盟单位的医疗资源,实行医务人员轮换制度,延伸医疗和代理服务。 国际关怀等服务功能深受老年人好评。

“不仅有线下活动,在手机上点击‘e福州’程序,选择‘养老服务’,还有上门身体磨砂、剪指甲、房屋保洁、助餐等服务等,进一步满足居家老人的多样化需求。” 陈明峰解释道。

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 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大事”,也是关系千家万户民生的“饭”事。 截至去年底,福州共建成老年食堂584个,就餐场所23958个,累计提供餐食133万人次,有效解决了老年人“一热饭”问题。

福州还积极拓展“老年食堂+学校”功能,持续推动老年大学与“四点学校”融合发展,不断丰富老年食堂的内涵和外延。 食堂与学校一体化比例达到87%,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个性化服务。

让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记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图2)

晋安区融发夏河县社区拆迁居民为新居窗户装上窗花。记者赖志昌 摄

从“担心它的房子”到“优秀它的房子”

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福州市“十四五”住房保障专项规划明确,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均衡、健康、宜居、智能的社会主义现代生活水平,实现“住得安心、住得放心”打下了良好的开端,生活在宜居的地方,生活在智慧的地方。” 其中,加强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是福州住房发展的主要方向。

滨海双龙新家园项目施工现场,施工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热闹景象。 “现场有40多名工人、4名打桩机、1台掘进机,每天都在满负荷作业,每个人每天都精力充沛。” 滨海双龙新家园项目生产经理陈尊秀说。 1月15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建设中。 工作面正在有序展开,桩基施工已完成80%以上。

滨海双龙新住宅是我市首个配发型保障性住房项目,由福州安居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承建,项目占地20亩,总投资2.54亿元。 项目将建设三栋地上26至30层住宅楼,共701套。 预计2026年12月竣工。项目建成后,按照分级分类分配的原则,优先向柳城区户籍住房和收入困难群体倾斜。 剩余住房将分配给在柳城区有稳定工作、生活的普通工薪阶层。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是福州市推出的一项人才吸引举措。 仓山区水岸丽都城市社区是福州市为毕业生提供的免费住宿点之一。 社区有两栋楼,共有房间299间,床位1500张,可供高校毕业生临时免费住宿。 “周边风景宜人,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让我安心落户福州,安心投入工作。” 大学毕业后在荣工作的小郑高兴地说。

住房是民生之本,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 福州始终关注民生保障,大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帮助人民实现安居乐业、建设幸福家园的梦想。 到2023年,福州市计划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53万套,开工建设住房改造项目20个,安置房15838套。 去年,福州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受到国务院督促鼓励,财政部拨款2000万元作为积极激励。

福州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州市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今年,按照按需建设的原则,启动新一批保障性住房建设。

从“见病”到“见好病”

为人民健康筑牢坚固防线

居民从怀疑转变为信任,“15分钟医疗圈”在市区六区全面铺开; 医生从坐诊到上门就诊,1900多个家庭医生队伍守护基层; 医院从练内功转向精服务,医疗集团化向更深层次迈进。 ……一年来,福州瞄准“大病不出省、常见病解决市县、日常病解决基层”的重点目标,用改革创新,推动团体医疗管理向更深层次推进,医疗服务“到家门口”医疗加速从“有”到“优”,健康福州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我本来准备去大医院治疗,没想到一个小卫生院就能解决我的问题。” 前不久,家住晋安区寿山乡前阳村的岳女士出现腰痛、下肢麻木疼痛的症状。 中心卫生院的医生给她拍了照片,并通过远程影像系统发送到晋安区总医院。 根据诊断结果进行相应治疗,使她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费用康复出院。

优质医疗资源参差不齐、不足,顶级公立医院往往一房难求。 如何解决问题? 去年6月,福州整合优化8家市级公立医院,组建市第一综合医院、市第二综合医院,实行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和“九个统一”运行机制。 面对复杂、紧迫、严峻的诊疗需求,市级综合医院集中优势资源,加强专科建设,助力成员医院和院区特色化、错位化发展。 同时,各县(市)区、高新区将设立至少一所县级综合医院,加快建立有序分级诊疗格局。

如何保证优质资源下沉、医疗水平提升? 完善分级诊疗、加强市县联动是福州医疗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各县级综合医院纳入市级公立医院医联体网格,通过专科联盟协调其他省市医院、远程医疗合作网络等形式为网格提供了支撑和丰富,逐步形成了“市—县(市)区—乡(街道)—村(社区)”的分级诊疗网格格局。

在此基础上,福州去年在晋安、长乐、福清、连江、闽侯、罗源、闽清、永泰等8家县(市)级医院试点建设了封闭式医疗社区联合病房。 1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率先“联姻”,共建联合病房,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下一步,福州将在全市范围内扩大联合病房建设,以县医疗分中心和社区医院为重点,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合病房覆盖率和床位利用率。 (记者林文静、叶欣桐、赖志昌)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