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院士蔡荣根

【金色港湾资讯网为您推荐阅读】

这是社会资金投入基础研究的又一典型案例。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基础研究的系统布局,不断完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加强基础研究体系布局,稳定长期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社会基金是基础研究投资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投资的有益补充。”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大学校长蔡荣根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研究是造福全人类社会的事业,应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入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经费来源亟待多元化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泉,是一切技术问题的总组织。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显着提升,进入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跨越、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加大,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498.8亿元增至2023年的2212亿元。

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长期以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90%以上来自政府财政,经费投入来源亟待多元化。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院士蔡荣根(图1)

“目前,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主要来自中央政府,企业投资或社会捐赠相对较少。企业虽然有各种税收优惠,但更注重产品产出,投入方向与基础研究有本质区别”。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告诉记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投资多元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基础研究方面。

据统计,2017年美国基础研究经费45%来自政府投资,其余55%来自企业、大学和非营利组织。 在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私人基金会和慈善机构长期以来一直有资助基础研究的传统。

“一些基础研究方向风险比较大,财政资金投入比较困难。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我们确实需要一些可以补充财政资金的资金,投资一些不被认可的项目。” ” 基础研究方向。发达国家都有专门支持这种风险较高的基础研究的基金会。” 王一方希望国内企业、基金会、慈善机构等能够投资一些风险较高的基础研究方向。 。

蔡荣根也持有类似观点。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社会资金往往更多地投入到一些非共识的基础研究领域或者平时不太受关注的原创想法上,在支持基础研究方面更加大胆、更加超前。” 蔡荣根说道。 。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