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舒新生劳模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

【金色港湾资讯网为您推荐阅读】

我从小就喜欢摆弄机器。 如果邻居的电器有问题,他总是打电话给我去看。 久而久之,我就成了村里的一名修理工。

2003年3月,25岁的我来到苏州。 工作不到一个月,我就接到了公司设备安全整改的任务。 没有人可以向任何人寻求建议,你只能自己想办法。 我每天拿着图纸研究机器,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我很快找到了解决方案,并为设备设计安装了电气安全联锁装置,防止操作人员受伤。 这个转型方案得到了公司的认可,我的信心倍增,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转型创新之路。

随着公司不断引进新的加工设备和新的加工工艺,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越来越多。 那时,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打钉生产作业过程中,同一个零件被压入数十个螺钉或螺母,缺件现象十分严重。 这项研究任务难倒了很多人。 任务交给我后,我查阅了各种资料,从头开始自学编程,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了深入分析。 经过半年的反复实验和改进,我成功设计制作出了第一台专用于打钉机的生产过程监控计数装置——多点重复工步监控计数器。 经过三个月的现场测试,未发现缺钉事件。

后来公司给我成立了“舒新生工作室”。 从一张老铁桌到工作室,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我带领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才进行设备技术改造和研发设计。 不久,在枫桥街道工会的帮助下,“舒新生劳模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 我认为,只有成为团队中的“发电机”,才能走向更长久、更广阔的未来。 于是,我带领团队一步步攻克生产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出冲压设备智能监控装置、气动焊接夹具控制系统等数十项成果。 小小的工作室里,涌现出了一批批的技术骨干。

经过20年的工作,我和我的团队已经获得了7项国家专利。 研发成果每年可为公司节省原材料成本400万元以上,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万元以上。 我也从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成长为“国家专利“优秀农民工”。

一千个工作很容易找到,但一技之长很难找到。 令我深感兴奋的是,新时代,千千万万技能人才的舞台越来越宽。 他们在岗位上努力工作、贡献力量,用双手为美好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用扎实的技术功底实现本领。 报效国家的理想。 回首过去,家人的支持和雇主的信任给了我无限的动力。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我也为未来做了打算,就是继续带领团队里的年轻人,让更多的年轻人用聪明才智创造梦想,用技能成就人生。

(项目组:本报记者张胜、宋喜群、王丙亚、苏艳、邱悦、王建红、张锐、本报通讯员陈海)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